近年来,兴隆庄街道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灵活运用“谈、商、办、晒、访”五项举措,认真抓好信访积案的化解处置,切实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是深入群众“谈”。坚持街道干部下沉,常态化运行“周三说事”和“网格化”制度,推进社情民意拉网过筛。每个村常年派驻2名机关中层干部、1名现金会计,当好隐患排查、矛盾调解、预警上报、信访代办、政策宣传“五大员”。每个农户都有1名机关干部、1名村“两委”成员和1名党员3人联系,面对面谈心交流,搜集民情民意,源头摸清问题底数。
二是贴近民意“商”。严格落实信访事项会商制度,搭建“流动会商室”,哪里有矛盾,就把会商室设在哪里,把听证会开在哪里。会商及听证程序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一明确包案领导,由包案领导召集责任部门、属地属事单位及当事人进行会商,分析案情、厘清责任,联合形成会商意见和处理方案。
三是怀着感情“办”。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理念,对形成会商意见和处理方案的事项,机关干部靠上服务,面对面释疑解惑,带着感情积极办理。尤其是因“信息不对等”导致的群众上访,面对面详细讲解政策,深入分析村情及当事人家庭的实际情况,全力避免群众因不全面了解政策,导致 “认为自己吃亏了”而造成的各类信访事项。
四是带着诚意“晒”。做实“阳光信访”,所有信访案件和社情民意办结结果,利用“廉洁兴隆”APP平台、户外LED显示屏、村务公开栏等载体“晒”出来;同时畅通咨询、互动渠道,鼓励群众到服务大厅问事、查询,帮助村民全面了解村级事务,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谣言止于公开透明的真相。
五是着眼效率“访”。变上访为下访,变群众来访为主动走访,机关干部每月定期不定期到来信来访群众家中回访,征求群众意见,巩固办理效果,确保罢访息诉、群众满意。今年以来,街道对于上级交办的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100%,努力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