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北湖分局按照省公安厅、市公安局严厉打击打孔盗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和管道秩序整治工作部署,立足太白湖实际,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四项工作措施,切实提高输油管道沿线及周边治安整治,不断将“零打孔”创建活动引向深入,确保了辖区输油管道安全运行。
建立联动机制 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警企联动机制。北湖分局与中石化鲁皖输油管理处联勤联动机制,开展“三联”活动,即每月组织一次联合安全检查、一次联合巡查巡护、一次联合宣传。今年以来,通过联合检查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4处,出动警力90人次、警车15辆次。二是建立职能部门预警联络机制。北湖分局与规划、安监、城管、环保等部门强化协作对接,准确掌握重点工程项目规划、立项、招投标等情况,及时送达管道保护告知书,规避输油管道沿线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管道沿线挖掘机、定向钻等破土设备业主的联络,摸清联系方式和具体施工方位,掌控其日常作业轨迹,提前告知管道保护要求。截至目前,通过预警告知和督促整改,有效避免并消除影响管道安全运营隐患30余起。三是建立警种联护机制。有效整合巡特警、派出所等巡防资源,合理安排巡防网格及频次,兼顾输油管道重点部位、路段,增强巡防工作效能。
严格监督指导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为有效应对管道治安形势,北湖分局深入调研剖析,查找工作短板,指导监督输油管道管理处严格落实安全防范主体责任,强化人员、经费投入,提高防护能力。在公安分局指导下,济宁输油管道管理处建立三项监督机制,确保巡防管护工作落实到位。一是GPS定位系统监督。通过GPS系统实时监控巡线员、护线队巡护轨迹,确保必经点到位率达100%。二是险情模拟监督。管理人员通过现场抽查、压条、挖坑等传统手段,检查巡护工作开展情况,以此提高巡线员、护线队的警觉性,做到管道巡护无盲点。三是制定预案监督。管理处研究制定了4套详实的巡护方案,针对不同的易发案部位、区段,制定不同的巡护工作预案,每天随机选择一至两套方案进行巡护或采取迂回巡护,确保巡护工作多样性、无规律性,以便检验巡护效果。在遇有恶劣天气时,调整巡逻方式,加密巡护次数,确保管道安全运行、秩序稳定。
加强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北湖分局把宣传发动放在专项行动首位,根据宣传月活动安排,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群众保护输油管道意识。北湖分局会同中石化鲁皖输油管道济宁管理站在太白湖新区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农户”等活动,广泛宣传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形成以分局、输油管理站为主,派出所、村居委单位为辅的宣传网络。在管道沿线主要道路、城镇人员集聚场所、居民区定期张贴通告标语,组织群众观看涉及“打孔盗油案例”光盘影视资料,还利用村级广播站向沿线群众普及管道保护法律法规。北湖分局还利用移动警务车、LED屏等方式对管道法进行宣传,提高了村民遵纪守法、自觉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同时公布举报电话,兑现举报奖励政策,增强群众检举、揭发涉油犯罪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共张贴《通告》500份、标语30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6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4600余人。
整合治安资源 筑牢立体防控网络
紧紧围绕影响油气管道沿线运营安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北湖分局加大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力度,着力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推进安全整治工作机制化、常态化,将管道沿线运营安全纳入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扩大监控覆盖面。在管道沿线的主要路段、复杂区域、关键部位增加监控探头,截至目前已安装12路监控探头,统一编组管理,强化视频巡察,一旦发现可疑线索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及时通报管道企业。二是强化集中整治。以辖区输油气管线作为调查摸底重点,组织警力对管道沿线500米以内的出租房屋、废旧物品回收站点及废弃、闲置厂房院落、涵洞、排灌站等场所,实行“必看”、“必走”、“必访”、“必查”的“地毯式”全面摸排,并逐一登记造册。今年以来共摸排隐患部位7处,全部进行了整改。三是强化阵地控制。定期调查油气管道沿线附近宾馆酒店、加油站,和村镇招待所,了解有无可疑外来人员、外地牌照车辆(尤其箱罐式车辆)的滞留,发现嫌疑车辆、人员及时掌控跟踪,确保嫌疑问题早发现、早处理。